搜书吧 - 历史小说 - 大明第一神捕,请我抓贼得加钱在线阅读 - 第0108章 大侄子,你做了贪官了?

第0108章 大侄子,你做了贪官了?

    胡启封审案的法子非常新颖。

    他没有在县衙里升堂审案,而是把桌子搬到了县城鼓楼前的广场上。

    然后搭了个台子,让三个贪官跪在上面,在每个人面前准备了一摞木板。

    百姓们想状告哪个,就把罪状写在木板上,然后用绳子把木板挂到贪官的脖子上。

    日出时起,日落时息。

    连续三天!

    三人身上的木板已经堆积如山,足够两户人家烧火过冬的了。

    可见他们究竟做过了多少坏事。

    审案现场万人空巷,地面上站不下,百姓们爬树、骑墙、站在房顶上,好位置千金难求。

    在沈墨的建议下,太子爷一纸调令,把泰兴县卢月调到了镇江做知府。

    卢月接到调令之后,嘴都乐歪了。

    还以为要等到下次磨勘的时候才能升迁,没想到这么快就升级了。

    “徐旺、季博初、季博常。打点行装,随我转战镇江府!”

    “老爷我产房传喜讯,升(生)了!”

    “恭喜老爷,贺喜老爷。”徐旺也高兴,卢月升职带着他,他直接从县捕头变成了州府捕头,同样大升一级。

    卢月道:“金银细软慢慢收拾,咱们先渡江过去,到那还能见到沈墨和太子爷呢。”

    “老爷我能升官儿,全仰仗沈墨提携。”

    徐旺好奇道:“老爷,沈墨现在是什么官啊,还能提携的了您?”

    卢月抚须长笑,“哈哈,后生可畏呀。”

    “说起这个,老爷我可就不困了。”

    如今泰兴县被治理的路不拾遗,夜不闭户,卢月每天最常干的事儿就是写字画画和睡觉。

    贼匪基本上都被沈墨临走前抓绝根儿了,没被抓的,也不敢往泰兴县地面上走。

    太特么吓人了,几天之内抓了七八百人,这里成了违法犯罪的禁区。

    卢月清了清嗓子,摇头晃脑地说道:“沈墨现在是镇海将军、应天提刑按察使司、御前带刀侍卫、御前按察使、御赐金刀、钦差巡抚,拥有国公以下先斩后奏、临机专断之权。”

    徐旺他们嘴巴张得老大,像打哈欠的河马,站在对面都能看见嗓子眼里打秋千的小舌头。

    “这么多名头!”

    “那他到底是几品官儿啊?”

    卢月嘴角抖了抖,“我也不知道……”

    “不过我知道一点,沈墨现在是皇上面前的红人,太子爷的好哥们儿,品级已经不重要了。”

    “快,把我的字画都带上,全都带上,沈墨就喜欢这个。”

    徐旺笑的满脸花,去后堂收拾卢月眼中的风雅之物,沈墨眼中的擦屁股纸。

    卢月意气风发地走出县衙,回头仰望“泰兴县衙”几个大字,正要抒发一下感情。

    就看到季博初和季博常兄弟俩在往石狮子身上套绳子。

    如今泰兴县捕快们上下班和每次外出办案前,都要在石狮子腚上捞一把,已经是一道不可或缺的程序。

    要是一天不摸,那简直是浑身难受。就算是不摸自个的老婆,也得摸摸石狮子。

    可要是摸了,捕快们心里就会有一种信念,一种必能擒贼落网的信念!

    “对,把它们俩都搬走。”

    卢月也上去摸了一把,“咱们以后不管调到哪里去,都得带着它们。”

    管他灵还是不灵呢。

    关键是这东西被沈墨摸过,它就有价值。

    卢月接到调令的当日,他就轻装出发,老婆孩子都没来得及安排,只带了徐旺、季博初、季博常和一对大石狮子,就渡江来到了镇江府。

    镇江和泰兴有多近呢,近到渡过江面就到。

    两个地方一个在江岸南侧,一个在江岸北侧,中间有一小块江心岛,也就是沈墨最初对战倭寇的地方,扬中岛。

    沈墨见到这位老上级的时候,尼玛整个人都呆住了。

    满满两大箱子的字画!

    这是要搞哪样?

    再往后看,石狮子的屁股都盘包浆了,锃明瓦亮,光可鉴人!

    怎么形容呢……

    就…很润!

    沈墨看着手滑,忍不住摸了一把。

    嗯,真的很润。

    卢月、徐旺、季家哥俩见状,露出一脸姨母笑。

    看看,咱就说石狮子绝对有问题吧?

    沈墨都成了皇帝面前的红人了,还不忘摸上一把。

    咱们天天摸,日日盘,这不也升官升职了吗。

    沈墨摸了之后,卢月也美滋滋地摸了几下。

    心中暗叹,只要守住这两尊宝贝,卢某必定官运亨通。

    徐旺和季家哥俩围在沈墨身边,看着他一身飞鱼服,腰挎御赐金刀,羡慕的口水都流出来了。

    “大侄子,牛逼了啊!”

    “还记得徐叔不?”

    徐旺说完之后,自己先绷不住了,笑哈哈地在沈墨胸口上锤了一拳。

    “好小子,升官升的够快的,还把媳妇都接走了。”

    沈墨倒是不打紧,徐旺疼的龇牙咧嘴。

    这小子,怎么硬的像个铁块子似的。

    沈墨脸红道:“没有没有,什么媳妇不媳妇的,八字还没一撇呢,也就偶尔写写信什么的。”

    “来,小侄也没准备什么,就送你们点俗气的东西吧。”

    沈墨小手一抖,三张五百两一张的银票,晃花了卢月的眼。

    五百两,寻常捕快五十年的工资。

    “不可不可,沈墨你是知道的,下官为官清廉,哪能……哦,不是给我的啊。”

    卢月正摆手拒绝呢,才看到沈墨把银票分给徐旺、季博初、季博常一人一张。

    还告诉他们,有了这笔钱以后好好当差,拿去贴补家用,再找巧手匠人置办一套贴身软甲,免得遇到穷凶极恶的歹徒,被伤了性命。

    其实他都忘了,这话在以前他就说过。

    但是徐旺他们没舍得拿钱给自己置办装备,而是拿去贴补牺牲弟兄的家属遗孀了。

    “卧槽!你是不是当了贪官了,这么有钱?”

    三人愣是不敢接。

    “这钱来的干净不?”

    “放心吧,皇上给的。”

    端掉镇江府上下官员,抄没赃款之后,沈墨的腰包又鼓起来了。

    然后沈墨又拿出一张一千两的,交给卢月。

    “卢大人,镇江百姓久受贪官污吏横征暴敛,苦不堪言。冬天到了,大部分乡民连冬衣都置办不起。

    口粮被搜刮的一干二净,要去掏老鼠洞,与耗子抢粮食。

    希望您在明年这个时候,能让大伙都穿的起冬衣,吃得起饱饭。

    这一千两是在下的一点微薄之力,卢大人拿着,若是遇到实在揭不开锅的百姓,就接济一下。”

    卢月是个感性的人,他接银票的时候,手都是抖的,眼睛里更是蒙上了一层雾气。

    “沈大人放心,下官必当竭尽所能,不负沈大人和太子殿下的提携厚待,为百姓谋福。”

    “既然沈大人做出了表率,那下官也得有所表示。”

    卢月平日里过的节俭,衣服破了都舍不得扔,而是打上补丁接着穿。

    但是他娶了个条件好,性格也好的商人之女做妻子,老岳丈那边颇有些家资,时常贴补他,所以卢月家境还算殷实。

    他拿出五百两银票与沈墨的一千两放在一起,笑着说道:“下官财力浅薄,但也想凑个热闹。”

    其实这五百两,是卢月从自己的衣食住行甚至是牙缝里省出来的。

    “卢大人高义,沈墨代镇江百姓拜谢卢大人。”

    沈墨郑重抱拳一拜,卢月急忙把他搀扶起来。

    “沈大人说的哪里话,咱头上顶着乌纱帽,做的是父母官,当然要为百姓着想。”

    沈墨道:“查抄镇江府原有官员之后,除了银两还有许多他们没来得及倒卖的粮食,太子殿下已经准许,把粮食分发给本府百姓,卢大人,你有的忙了。”

    卢月大喜道:“太子真是至仁至义,爱民如子。”

    不远处,太子朱标在阁楼上看到这一幕,由衷地点了点头。

    感叹道:“如果天下为官者都能像沈墨和卢月这般,实乃百姓之福、大明之福啊。”

    朱标提笔蘸饱了墨,在写给朱元璋的折子里写下:

    儿臣三叩九拜,愿父皇身体康泰。

    自儿臣与沈墨出京,行至镇江,所见所闻触目惊心。

    贪官污吏横征暴敛,村匪恶霸肆虐乡里,使民食不果腹,衣不遮体,有冤不得申,又志不得报。

    儿臣冥思数日,略有所想。

    第一、建议朝廷广开言路,支持百姓上访状告不法官员。

    允许越级上告,最高可以直接来京城告御状。

    百姓上告的过程中,沿途官员不得横加阻拦,否则依法重判!

    第二、儿臣将种子做“包衣”的法子详细地写了,交由太医院和户部在室内试验一批。可行的话,明年春耕前就在全国范围内推广。

    第三、民间有很多待官的举人、进士,建议朝廷择优任命,免得同时裁撤处决大批贪官污吏,导致朝政和地方政务无人打理。

    第四、儿臣与沈墨出来这几天收获良多,暂时还不想回京。退出转码页面,请下载小说阅读最新章节。

    眼下连京城所在的直隶省还没走出去,儿臣想去更远的地方看看。

    儿臣朱标叩首再拜。

    驿使带上这份折子,快马加鞭,不日就到了朱元璋的手上。一墨锦秋的大明第一神捕,请我抓贼得加钱